🚲🏼🐋
目前对论文文本中AI率检测的有效工具是缺乏的,一些自称可以检测AI使用率的工具又可以被反向应用——就像传统“查重”工具同样能教作者“去重”一样,因而高校在这个问题上方法有限,实际上是把能用到的治理杠杆都集束起来而已,比如警示、自查、教师甄别、规则引导。约束手段的乏力,似乎更加重了高校尤其是文科教育者对原创性、批判性的焦虑。
技术的升维会打破系统力量的平衡,往往猝不及防,貌似让问题之新锐前所未有,其实有时只是将老问题放在了一个极化环境下。论文尤其文科论文原创性的问题,说是一个痼疾恐怕不会有异议。今天学者们忧虑的、高度依赖AI生成的论文,在20年前可能是高度依赖“Control C + Control V”的论文,在10年前可能是高度依赖“降重神器”的论文,性质上没有差别。原创意识是一种珍贵的自觉,甚至是一种自信,它需要建立在对专业神圣性的深度信任之上。专业本身、专业的讲述者引发的这种信任越多亚洲必赢,有原创意图的学生就会越多。当然,即便如此,也不会人人皆有。
教育者的另一个焦虑是,AI生成论文,严重缺乏人文主义精神和批判性,但它的高速简便却在强烈吸引着学生竞相采用。无疑如此,只是要更进一步想想,这个致命的吸引力从何而来?今天的学术评判标准,整体上都在朝向高效率、高功绩标准,所有行内人都在不断寻找,什么手段能高度压缩时间、什么办法能带来最高性价比的投入产出。否则,拿什么来跑过“非升即走”的倒计时,拿什么来达到论文、项目的订单量,拿什么来紧紧卡住年龄申请各类“基金”“人才”?
是否能找到最高产高效的方法,其结果,与其说是奖励性的,不如说是惩罚性的。也即,找到了只是过关,而找不到却是淘汰。大学生在高校中的学习,实际范围远大于专业知识,其中必定包括对这套“学术算法”的了解与识别。如果这套被习得的“学术算法”,本身就是反人文主义的,那么这个悖论也无法在更年轻一代思维里得到解决。从这个角度看,预防AI生成论文或许只是一个大问题的子命题。
📑(撰稿:溥文雅)大四男生遭电瓶烧伤,室友被逮捕!烧伤者父亲:对方只赔了1万元,还让我“高抬贵手”
2024/12/26马峰贵💌
大唐集团突变!原总经理寇伟被查
2024/12/26裘新宗🔡
伊犁农民义务消防队保辖区平安
2024/12/26顾琬巧🔨
05版评论 - 新型城镇化因“人”更精彩(评论员观察)
2024/12/26诸葛发舒🈺
人民网一评《王者荣耀》:是娱乐大众还是“陷害”人生
2024/12/26凤寒云👿
10多种气象指数保险帮农户化解极端天气担忧
2024/12/25单威翔🥨
“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积极贡献”
2024/12/25赵东秀🍇
马英九率台湾青年参观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
2024/12/25史祥辰w
日照港两案例入选全国智慧企业建设创新案例
2024/12/24邹心英d
第八届完美公益影像节在京举办
2024/12/24常厚鸿📸